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拟行路难》(其四)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1-07



拟行路难 

南海一中 林艳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力目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副渲染愁绪的用意 

  3,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  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由全体学生背诵《湘夫人》导入新课。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二,介绍作者。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   

    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之一。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  

三、补充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四、鉴赏诗歌 

1.诵读此诗,结合注释,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并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2. .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思与愤懑的?  

①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 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3.背诵并默写本诗。 

五.作业 

 背诵李白的《行路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22页)
《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38页)
《拟行路难(其四)》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案5
《拟行路难(其四)》教教学设计4
《拟行路难(其四)》教案3
《拟行路难(其四)》pptx课件(19页)
《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23页)2
《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36页)
《拟行路难(其四)》《拟行路难(其六)》阅读练习及答案
《拟行路难》(其四)理解性默写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4
《拟行路难》ppt课件(12页)
《行路难(其一)》《拟行路难(其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拟行路难(其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拟行路难》教学反思
《拟行路难》导学案2
《拟行路难》教案4
《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26页)
《拟行路难(其四)》mp3音频朗读
《拟行路难》《蜀相》《书愤》ppt课件
《拟行路难(其四)》练习题
《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23页)
《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2
《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案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拟行路难》导学案
《拟行路难(其四)》课堂实录
《拟行路难》说课稿2
《拟行路难》《蜀相》同步练习
《拟行路难》学案
《拟行路难》教案3
《拟行路难》说课稿
《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拟行路难》ppt课件6
《拟行路难》原文阅读(共十八首)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和译文
《拟行路难》(其六)mp3音频朗读
《拟行路难》ppt课件5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2
教版选修《拟行路难》教学设计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3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ppt课件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