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讣告(fù)       拓本(tuò)     教学相长(zhǎng)   大腹便便(pián) 
B.旌旗(jīng)     发酵(jiào)    寝食不辍(zhuì)    咎由自取(jiù) 
C.咱俩(liǎ)      笨拙(zhuó)    果实累累(léi)     忠贞不渝(yú) 
D.凛然(lǐn)      渎职(dú)      诲人不倦(huì)    潜移默化(qi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谒见      屹立       惊赅      甘之如饴 
B.纽扣      既使       账单      诚惶诚恐 
C.潮汛      空暇       催促      略胜一畴 
D.端详      船舱       桅杆      别出心裁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们就毕业晚会究竟怎样开展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春天在人们期盼中走来:南方绿草如茵,春暖花开;北方涣然冰释,溪流潺湲。 
C.我对他说:“王明,这段时间幸好有我鼎立相助,你的语文成绩终于突破100分啦!”  
D.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卢永根夫妇捐出毕生积蓄八百多万元,这一善举真是石破天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宜宾“大学城”的初步建成,对临港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B.川航执飞的3U8633航班迫降成功,机长刘传建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萨利机长”。 
C.“闪送”创立同城速递新样本。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以上。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忘初心”“热爱生命”“敬畏自然”“难忘今宵”四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 
B.“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中“哎呀”二字是叹词,表示对美的感叹。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在“人境”中独享安闲是源于心志淡远。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B.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后用“总角”代指儿童。 
C.乡试,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的一次全省考试,由秀才去应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D.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中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性格上疾恶如仇,豪爽直率而又粗中有细。“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等都是有关他的故事。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骆驼祥子》中既有人物肖像描写,又有人物心理刻画,从不同角度对人物性格和命运展开叙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通过非凡的想象力,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8.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 
B.同舍生皆被绮绣           将军身被坚执锐 
C.闻寡人之耳者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D.亲贤臣,远小人           亲旧知其如此 
9.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皆以美于徐公             所欲有甚于生者       
B.因以为号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年且九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乃不知有汉               乃悟前狼假寐 
10.下列断句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C.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答案: 
一、基础知识(20分) 
1.D(A.拓tà       B.辍chuò       C.拙zhuō) 
2.D(A.惊骇       B.即使         C.略胜一筹) 
3.A 
4.B(A项主语残缺,删掉“随着”;C项成分赘余,删掉“逾”或“以上”;D项语序不当,应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D(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6.C(考中者称为“举人”,从《范进中举》中可知。) 
7.A(A“醉打蒋门神”是武松的故事。) 
8.B(B均为通假字,通“披”,穿;A前通“无”,后为“逃亡”;C前为“使……听到”,后为“听说”;D前为“名词作动词,亲近”,后为名词“亲戚”。) 
9.A(A项均为“比”;B前为“把”,后为“因为”;C前为“将近”,后为“况且”;D前为“竟然”,后为“才”。) 
10.C(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