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设计4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1-17  |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升阅读能力。  
 
2、理清论证思路,探究庄宗成败的原因。(重点)  
 
3、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难点)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文章逐层递进的论证方法;  
 
3.通过延伸拓展,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写有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来赞扬项羽的宁死不屈。项羽,曾经的西楚霸王他骁勇善战,威震四方,不可一世,可是最后却英雄末路,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他的大成与大败的一生足以引发我们后人许多的感慨。他在乌江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惨败的结局------“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真是天要亡他吗?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的帝王将相,平民百姓也往往将人生的苦难失败归咎于命运。那么这种看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探讨“盛衰兴亡之理”的文章——《五代史伶官传序》,看看文学大家欧阳修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二、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在史学方面,与宋祁合著《新唐书》,又单独编纂了《新五代史》。   
 
2、五代历史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三、预习检测,掌握重点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完善学案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教师补充  
 
四、整体感知,明确文章论点、论据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其立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  
 
五、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1、 默读2至3自然段,回到历史现场,为庄宗李存勖填写一份履历表,并试着分析庄宗李存勖的人物形象,探究他成败的原因。  
 
要求:合作交流,完成表格。提示:庄宗的父亲晋王去世是在908年。  
 
2、继续诵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文中庄宗盛衰(得失天下)时的场面描写的句子体会语言。分析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  
 
3、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叶,作者重提这件史实,有何意义?  
 
4、 文章说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岂独伶人也哉”。请同学们在古今历史上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   
 
5、学生细读课文勾画圈点  
 
6、同桌间讨论  
 
7、找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8、教师小结  
 
六、拓展延伸  
 
1、欧阳修认为庄宗的“忧劳”使他的国家兴盛,“逸豫”使他的国家败亡,在庄宗的人生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提示:命运掌握在谁手中?上天还是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兴趣爱好?)  
 
2.学生发言  
 
3.教师谈感悟  
 
七、结束语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史学家欧阳修浓郁的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责任精神,也体会到了他在文章中表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古人说的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同学们,我们要汲取前人的智慧,谨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 ;要牢记:满招损,谦得益,”戒骄戒躁,虚心向他人学习;更要注意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只有牢牢记住这些,才能在成功的大道上不断前进。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远更精彩。  
 
八、课后作业:  
 
本文为一篇史论,探讨了后唐灭亡的教训,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他的论证是否有可商榷之处?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发表你的看法。  
 
九、板书设计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盛         对比               忧劳  
 
人事  
 
衰                            逸豫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